索引号 | 001008003015032/2022-00015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温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成文日期 | 2022-02-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涉粮问题的重要精神,履职尽责落实“六稳六保”,不断夯实粮食和物资储备法治保障体系建设,推动依法治粮管储取得新进展。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法治思想。
我局高度重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教育工作,组织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开展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工作加强粮食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开展本职工作,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全过程。
(二)依法治粮管储,强化日常监管。
一是完善储备粮管理制度。制定完善储备粮轮换管理、考核评价等制度,构建较为完善的新型储备粮管理工作机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压实储备监管责任,常年开展“一符四无”粮仓鉴定、春秋两季粮油安全大检查等,确保账库真实、储粮稳定。二是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全年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监测2101批次;加强源头治理,开展关口前移田间扦样监测820批次;早晚稻种植前各发布一次警示信息,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掌上执法。三是数字化赋能储备管理。协同全局数字化改革规划设计,建设统一的数字化场景应用——“天天大清查”,为我省第一批数字政府系统“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应用项目,实现实时、动态、在线监管,构建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追溯体系。开发救灾物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并纳入“浙江省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平台”,实现库存救灾物资先入先出、货位调整、尾盘处理、自动盘点等功能。形成“全市救灾物资保障一张图”,切实履行“以县为主,市级统筹”保障职能。
(三)落实依法行政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认真做好材料及相关数据报送工作。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送《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并在局官网进行公开,向市人大报送单位一把手《2020年依法履职情况报告》,报送2021年度“党领导法治温州建设”考核自查报告及相关数据资料、2021年度公平竞争审查督查的自查整改材料等。二是认真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专项资金配置执法记录仪、录音笔等执法设备,完善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021年我局作出行政许可1件,行政处罚1件,无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三是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落实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和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坚持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全年行政决策未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等情况。四是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全年共制定1件规范性文件,开展合法性审查,及时报备并公开。2021年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清理工作,按时按规报备清理结果。五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1名工作人员参加并通过行政执法资格培训考试。目前共24人持有行政执法证件,持证比例为100%。完成全体执证人员换领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工作。5月对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开展法规培训、8月组织参加全省法规培训会、12月邀请局法律顾问开展粮食法规专题培训、组织全员参加并通过学法用法考试,组织局机关和局属单位开展粮食法规知识测试,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六是有效发挥法律人员作用。外聘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作为局法律顾问、新招录法律专业人员充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队伍。严把合法性审查、重大合同审查、法律风险评估等关口,妥善处理法律事务,加大法律咨询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四)落实学法普法责任。
一是把学法用法活动列入常态化建设,落实局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局党组发挥“领头雁”效应,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法,集体学习党的十九大重要法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有计划地学习国家法律、与履行职责相关的粮食法律知识,营造“人人学法,人人守法”的学习氛围,全年组织集中学法11次。二是按《2021年度市直单位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要求,采用官网、公众号、的士屏、社区宣传等多平台多媒体开展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粮食科普知识和法律常识的宣传。结合国家安全日、世界粮食日、粮食科技周、宪法日等主题日,开展“普法宣传进农村 进社区 进菜场”、“粮库开放日”、志愿者服务等数十场活动,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和宣传品1.5万份,深入开展全社会粮食法制宣传和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粮食安全意识。
二、存在的不足
一年来,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对粮食经营企业(户)等市场主体的粮食法规宣传有待加强、部分干部法治意识还比较淡薄、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需进一步建设完善等。
三、主要负责人全面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是切实增强法治意识。认真履行推进政府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不仅带头学法遵法守法用法,而且落实局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健全党组会议会前学法制度,专题学习《粮食安全监管条例》等4部法律法规。二是全面提升法治能力。结合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组织全局人员参加执法资格考试并全员获得执法资格。2021年全市“双随机+监管”开展粮食安全执法行动179次,出动665人次,检查企业543家。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掌上执法,健全事前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督检查。三是抓实基层普法工作。指导各县(市、区)组织开展世界粮食日活动,实施粮食法规及节粮爱粮系列法治宣传“四进”活动,切实提高全社会粮食安全意识。
四、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2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物资储备保障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我市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法治工作实现新发展。一是加强法治建设组织领导。认真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和年度述法,组织开展公务员学法用法和年度法律知识考试,注重思想引领,狠抓理论学习,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提高执法人员作风建设,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保障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二是不断提升行业监管效能。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依法管粮、依法管储水平。加快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方案,编制粮食流通执法监督相关制度,明确立案移交流程机制,确保执法监督实效,同时对省外代储监管等制度进行改革探索。聚焦粮食收购、储备管理、质量安全、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信用+”“互联网+”监管,全面应用“掌上执法”平台,全面提升监管效能。三是统筹推进政务服务能力。结合我局工作职能,调整修订权力清单、负面清单,确保权责一致。制定粮食订单惠农政策、粮食产业扶持政策、储备粮轮换管理制度、安全监管实施细则、活体生猪储备实物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梳理健全稳粮保供、应急救灾、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权责清晰、高效协同的决策、执行、监管机制,构建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职能、权限、程序的法治体系。